市财政局坚持“三个维度”推动思政工作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4-12-31 08:40:09
晋城市财政局坚持以财政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为抓手,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通过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广度、厚度”,努力探索思政工作与财政业务工作双融合、双促进、双提升的工作模式,切实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为财政事业发展蓄势赋能。
(一)强化政治引领,增强思政工作“深”度。立足“分层落实、分类责任、分众实施”工作思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化、制度化。一是政治保障“定向”。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充分发挥局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和党支部坚强战斗堡垒作用。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举办领导干部读书班,先后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10余次,将党的政治建设贯穿财政工作全过程各环节。二是理论学习“注力”。坚持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切实运用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聚焦“关键少数”,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员干部轮训、警示教育大会、中层干部述职述责述廉暨专题党课会议等形式,常态化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廉洁教育,引导财政党员干部真正学出绝对忠诚、学出坚定信念、学出使命担当,将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三是细织网络“强责”。深入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准确把握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坚持底线思维和强化风险意识,保持对潜在风险的警惕性和紧迫感,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财政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同部署、同落实。
(二)明确重点方向,增强思政工作“广”度。一是融入人才培育。以党的创新理论和形势政策教育为重点,面向全体党员干部开展集中学习教育。将党性素养作为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的必修课,组织160余名干部赴上海财经大学开展财政系统干部能力提升培训,淬炼党员干部过硬政治品格,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能。二是融入改革发展。将思政工作贯穿全面推进财政事业发展大局,聚焦使命进一步全面深化财政体制机制改革和当前财政重点工作,围绕我局“指导帮扶、纾困解难”专项活动开展专题调研,主动下沉一线精准服务,与市县相关部门和干部群众,共同会商研究对策和办法,切实帮助企业和群众纾困解难。积极联系预算单位进行走访调研,了解各项财政改革任务落实情况,增强工作针对性,着力发现和破解制约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三是融入品牌创建。持续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党建品牌创建、精神文明创建、志愿服务活动相融合,举办职工趣味运动会、元宵晚会、“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等工会活动,引导干部职工团结友爱、和衷共济。组织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义务植树活动、儿童节爱心慰问、慈善捐款、送法下乡等活动,把财政文化融入财政人的血脉里。举行“礼赞祖国·喜迎国庆”合唱展演活动、参观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加强党性教育,激发政治热情,永葆共产党员政治本色。组织观看红色影片,传承红色精神,引导干部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扛起财政责任担当,汇聚改革发展澎湃力量。
(三)探索新的路径,增强思政工作“厚”度。一是强化制度执行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制度提升年”活动,建立健全财政服务体系,完善提升班子成员包联、重点工作专班、重大任务调度、上下联动推进、专项工作通报、典型做法交流、考核奖惩激励等机制,切实增强行动的力度和实干的效果,坚定不移锻造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团结奋进、作风优良、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六型”财政干部队伍。二是提升宣传鼓动力。开展“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佩戴党员徽章等方式亮出党员身份,激励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创造佳绩,形成见贤思齐、争当先进的生动局面。围绕财政业务、党员优秀事迹和“五星级”党建品牌拍摄原创视频,在我市电视台进行展播,进一步提升财政队伍辨识度。抓活工作载体,在用好财政宣传展板、支部“三会一课”、支部书记讲党课等线下平台的基础上,借助学习强国APP、好干部在线、我局官网等线上媒介,丰富学习形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塑造人文关怀力。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统筹抓好宣传教育,提升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水平。赴陵川县马武寨寄宿制小学开展了2024年关心关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志愿服务活动,组织观看爱国主义宣传片《崇尚英雄》,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争做新时代英雄模范。通过局官网、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树清廉家风倡议书,树立鲜明导向,引领和督促党员干部及其家庭成员在家风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开展职工座谈会,积极回应职工关切,发挥工会桥梁纽带作用,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关爱离退休人员、生活困难党员和困难职工,畅通渠道倾听诉求,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党办 明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