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财政局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15 09:33:32
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晋城市财政局第一时间制定“开门教育”工作方案,清单化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自觉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财政为民的实际行动,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答好“为民纾忧解难”问卷。
整治村“两委”主干报酬发放问题,筑牢基层干事创业根基。针对村“两委”主干报酬不能按时发放专项整治问题,出台专项工作方案,聚焦经费保障与拨付流程等关键环节,定期召开协调推进会,全面开展系统排查整改,累计推动解决问题782个、协调整改458个,建立完善相关制度14项;率先在全市范围内推动村“两委”报酬通过“一卡通”系统发放,确保资金精准直达个人账户;安排专项资金168.55万元,为全市5453名村(社区)工作人员统一缴纳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确保让基层干部感受到组织温暖,激发扎根乡村、服务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
加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扩宽就近就业增收渠道。主动强化与市发改、住建、人社、农业农村等部门沟通协作,密切对各县(市、区)财政部门的业务指导,充分发挥财政投资引领作用,重点跟进县级项目,持续加大政策解读宣讲,强化信息互通,引导广大群众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努力在更宽领域、更大范围发挥好以工代赈政策的功能作用。据统计,全市2025年全年为534个项目,安排预算资金39.09亿元,预计可用于以工代赈模式的资金6.64亿元,占安排资金的17%。预计可带动3.75万人务工,人均增收1.77万元,让群众在参与发展中增收致富。
精准破解群众“急难愁盼”,提升民生服务保障质效。开展“三供”企业政策性亏损核查工作,建立“清单式摸排+穿透式审查”机制,通过企业主动申报、财务账目核查、实地走访交流等方式,深挖亏损根源,现场答疑解难,切实减轻企业资金压力,保障政策精准落地;针对肉牛、肉羊养殖户因价格波动面临的经营风险,联合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中心实地调研,出台《晋城市政策性肉牛综合价格保险试点项目方案》和《晋城市政策性肉羊综合价格保险试点项目方案》等,以财保联动为养殖户护航;针对高龄津贴发放生存认证不统一问题,联合市民政局规范全市流程,结合我市实际,明确每半年一次认证、线上线下双渠道办理,切实便利人民群众。
全力以赴向上争资争项,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支撑。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紧扣重点工作和发展需求,牵头建立“月度汇编+动态补充”政策推送体系,目前已完成6期政策推送,督促指导相关部门争取上级资金。截至7月底,我市申报专项债项目210个,其中63个项目通过两部委审核;争取专项资金、地方政府债券资金、试点示范、奖补类等各类资金超81亿元;累计下达上级各类转移支付资金121亿元;高平市、泽州县分别成功入选省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和“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获奖补资金2000万元;我市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全年获得奖补资金2435万元;我市和运城市联合申报的“南太行山国土绿化示范项目”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通过财政部和国家林草局联合举办的竞争性评审会,接下来我市将获取中央国土绿化示范资金3.75亿元,省级配套资金0.3亿元。
下一步,财政部门将持续深化学习教育成效,不断推进作风建设,健全“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主动倾听群众呼声、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让财政服务更有精度、财政保障更有力度、民生福祉更有温度,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晋城篇章贡献智慧力量!(办公室 梁二龙)